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 李建平
人類產生安全防范的意識由來已久,遠古時代的人們就已經掌握在洞穴里點一堆篝火威嚇野獸,以防野獸對人身攻擊的方法;雄偉萬里長城的建筑,成為一個國家阻擋入侵者的堅固防御工事。時至今日,安全防范已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普遍需求,而技術手段也日新月異,不再局限于火種和刀槍。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的地鐵安全防范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力,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高科技安防產品成為地鐵安防建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然而僅僅引用產品和技術是遠遠不夠的。真正尋找出城市軌道交通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加強系統集成等措施,成為城市軌道交通亟待解決的課題之一。
早期城市軌道交通安防依賴人防
從1969年北京第一條地鐵建設以來,全國各大城市相繼開始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情況和技術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城市軌道交通安防建設基本處于以人防為主的情況。
進站無需安檢,買票后即可放行通過進入車站內部——這個場景只是冰山一角,但它反映出當時城市軌道交通安防的現狀和不足。如果有危險品被旅客帶入地鐵而沒有發生事故,僅是一種僥幸。
隨著近年來奧運、世博、亞運等國際大型活動的相繼舉辦,我國城市地鐵安防得到全面升級,技術防范措施特別是安全檢查措施被廣泛使用。
安防建設現狀仍不完備
隨著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的不斷應用,地鐵安防建設越來越現代和高效,結束了粗放式的人防時代,逐漸趨向于精細化、高標準的技防時代。正是十多年在安防領域的浸潤,對于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防范的現狀,李建平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
李建平總結了城市軌道交通所具有的三個主要特點,即城市軌道交通空間通常以地下隧道或者高架橋為主,這兩種方式存在一定差異;城市軌道交通是人員高度密集的公共場所;同時也是發展非常迅猛的行業。
圍繞這三個特點,李建平進一步分析了城市軌道交通存在的三個主要問題。
第一,適用于地上的許多安防技術不一定完全適用于地下。如地面經常大量運用周界防范的模式,譬如機場、高鐵周邊的圍欄,可以把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有效阻擋在周界外面。然而城市軌道交通大部分是地下鐵道,其站點僅有幾個出入口,不能層層設防,因此實際操作難度很大。
第二,城市軌道交通是高密度運輸工具,運營風險很大。人員通常擠在高密度車廂和站點里,因此一旦發生爆炸、人為傷害及踩踏等事件時,危害將被放大數倍。然而施加更多更新的安防技術和產品卻由于空間等原因施展不開,并且很多安防技術也不宜使用。
李建平在此舉例說明道,自奧運、世博、亞運會等國家大型公共活動之后,地鐵安檢工作早已進入常態化管理,但是目前的地鐵安檢設備與地鐵日益增大的客流量并不相適應,因此必須要尋求管理和技術方案上的不斷創新。深圳大運會"毫米波主動式三維人體安檢系統"的應用就是典型的技術創新,通過新技術應用形成快速通道,無須對人身或物品貼身檢查。在逃生設備中,北京地鐵使用的新型車廂也已經帶有專用逃生窗口,安裝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擊碎的玻璃,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第三,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十分迅猛,配套安防系統存在諸多不適應。北京等大城市的建設速度很快、里程又長,且建設情況越來越復雜,從地下到地上,從市區到郊區,使其面臨了地理環境、社會情況、乘客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加上公共交通樞紐的建設,使得安全防范的產品和技術難以跟上建設步伐,老舊問題剛剛解決,新的問題又一擁而上。
安防建設應有據可依
在城市軌道交通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李建平指出目前安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政策法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下發了《關于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安防設施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這是國家首次對城市軌道交通安防工作進行規范,使其有政策可依、名正言順,改變了過去城市軌道交通安防系統建設憑感覺走、無紅頭文件規范的局面。但是現在相關政策仍不夠配套和完善,李建平建議業界聯合呼吁,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主管部門和公安主管部門聯合出臺相關政策,采用多部委聯合發文的方式將會對城市軌道交通的安防系統建設有更大的推動力。
第二、在技術操作層面上,要有標準規范可依。盡管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針對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安全防范已經出臺地方性標準,但至今政府主管部門尚未發布相關國家標準。因此,在沒有全國統一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的情況下,城市軌道交通業主單位往往是通過相互學習借鑒的方式推動此項工作。
李建平曾在多個場合反復重申,城市軌道交通安防建設應該標準先行。由于地理環境、社會情況、乘客素質等因素的差異,因此不同站、線、點的治安、安全事故等風險程度也不一樣。首先應該制定出風險等級標準,有什么樣的風險定什么樣的指標,有什么樣的指標用什么樣的設備,使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部門可以據此操作。如安全應急措施規范中,完全可以根據風險等級在車站或車廂中添加配備救生箱、救生包(內含應急照明、逃生梯繩、防煙塵口罩等)等個人防護用具和緊急逃生用具,以提高乘客自救能力降低事故危害。
第三、系統集成。安防系統是城市軌道交通生產運營系統中的一部分,然而新式系統、設備與舊式系統、設備之間存在兩張皮的現象。李建平在此特別表示生產運營信息必須有效融合、形成共享,不能形成信息孤島。系統集成要形成互通互聯互操作,分層分級分類管理的模式,使其又省又快、提高了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還應該嘗試使用新型安防技術和產品,加大地鐵安全防范的宣傳,加強安檢力度和應急處理的能力,定期舉行安全防范演習等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
協會將加強與城市軌道交通安防業界的對接
最后,李建平還建議,應該適時舉辦城市軌道交通生產運營單位和安防企業的交流活動,增加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防護措施。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和安防行業要對接,形成合力來共同努力促進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防范建設。但是目前生產運營單位思想認識仍存在一些盲點和誤區,因此必須要克服思想障礙,切實擔負起安防責任。
"我們要把城市軌道交通業界真正當成客戶,為其提供選擇,做好服務工作;他們要把我們當成技術支持,做好應用工作。"李建平定位中國安防協會在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防范建設中的角色時這樣總結道。
聲明:以上信息收集自互聯網,如果您是本文的作者且不愿意被我們公司轉載發表,請發郵件告訴我們,我們會立即刪掉您的文章。
|